2012年10月16日,信息学院组织全院系、部主任、新生任课教师、辅导员等骨干教师参加新生晚自修内容专题研讨会,信息学院黄冬梅院长主持了会议。
黄冬梅院长首先就本学期大一新生晚自修列入教学安排后,实施进展情况作了通报。她指出,任何专业人才的培养关键在第一年,而第一年的关键在于第一学期,第一学期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信息学院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信息学院从上学期就开始启动新生晚自修列入教学安排的探讨,经过各基层教学组织与辅导员的充分沟通,本学期在2012级新生开始实施。黄院长在自己晚自修巡视调查和与教师学生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持续、充分发挥优秀生、如何及时奖励学生等问题上,请各位一线老师展开头脑风暴,对现在的晚自修内容安排及存在的困难提出建议和措施。
各位与会教师就晚自修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交流。大家踊跃发言,提出,晚自修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交流的机会,整体反映比较好,学生积极性与互动性非常高,通过基础课及专业课辅导使学生的学业困难及时得到解决,对学生过渡到自主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就怎样把优秀学生留在教室,带动学习困难学生,怎样保证晚自修的持续性、有效性,不流于形式等问题,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布置小测验、学生结对子、优秀学生上讲台、专业重要课程知识适度介绍、课堂内容的丰富延伸、对学生的激励措施要及时等。
最后,黄冬梅院长指出,通过对大一新生实施晚自修的各项具体措施和方法,目的是引导和培养新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和填鸭式学习到自主式学习的两个转变,我们教师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大学新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我们大学教师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信息学院教师在授课形式上,从按部就班上课,到讲框架、讲思路、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讲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学会自主学习的难得的尝试和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时间及空间。在今后的推进过程中要求专业和基础双向拉动,要加强沟通,及时协调,通过各专业统一安排大一新生晚自修的学习内容的实施,最终达到大一新生在后续的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目的。
(撰稿:程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