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自1999年实行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政策后,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急速转变,生源总体差异显著加大,在这种情形下,按“等量、同速、同要求”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变化。面对这样的教学难题,数学公共基础教学部从最初的困惑迷茫,到明确思路,继而踏实付出,坚持不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没有人想过放弃;不管是否得到赞扬,没有人想过索取;然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点点滴滴努力,终究让老师和同学们收获丰硕。数学公共基础教学部的老师们不仅达到提高及格率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校的学风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遇到问题 思变
近十年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起上课,很难划定统一的教学进度,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则“赶不上趟儿”,任课教师无法有效组织教学。同时,学生普遍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面对这样困难的局面,教学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很多同类院校、进行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教学思路。孔子提倡,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层次有差别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人人都能获得最佳成绩,也就是达到朱熹所谓“各施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的良好结果。
确定方向 思法
在有了最初的想法,并达成最初的共识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变?在经过几个月的讨论、争辩、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分层教学为主,阶段考试为辅的教学改革模式,2009年,教学部终于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向学校提交了“高等数学A/B/C教学改革”申请书,学校学院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老师们的想法,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改革给予了莫大的支持。
首先对入学的新生进行“高等数学入学水平测试”,以此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和个体差异程度。继而确定分层方法,选取最优秀的学生组成1个甲班,选取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组成1个丙班,其余学生平均分为若干个乙班。在师资配备上,选取最优秀的教师担任甲班任课教师,选取有丰富教学经验,耐心的教师承担丙班授课。分层,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分层,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大纲、教材与参考书、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做好分层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特点和需求,老师们研究制定了各层次的,有针对性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分层,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是动态的,在学期结束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成绩,允许低层次学生取得进步后向高层次流动,也允许在高层次无法达到相应目标或无法跟上进度的学生,向低层次流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同时,教研室在考核方式上采取阶段考试的方法,即分块考核。将授课内容分解为若干部分,在每部分讲授结束,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考试。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是督促学生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
稳步前进 试错
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其成功与否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不断进步和成才为判断标准。因此,在稳步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教研室的老师们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师生交流活动,目的是不仅从成绩,从分数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心理接受情况。经过两年最初的分层教学改革后,老师们发现,学生们的整体数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是及格率还是优秀率,都达到了改革的预期,并且在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有不俗的表现。但仍然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甲班同学的数学建模能力,没有显著的提高。目前,“将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试验”已成为高校大学数学教育的主流,为此,对甲班,在改革传统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增加有关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在高等数学课程中,部分章节以数学建模为内容,结合经典理论的模型背景和近现代高等数学应用有代表性的实例,向学生介绍数学模型的初步知识和建模的基本方法,从而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此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对有兴趣和意愿参加数模训练的同学,每年在暑期进行数学模型专题讲座和适应性训练,就经典数学模型问题给予讲解与讨论。这一系列教学措施使全校范围内相当一部分学生获得了数学建模的能力。出现的第二个问题是,丙班同学对分层教学并不适应,虽然他们的成绩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明显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教研室的老师果断采取了心理疏导等措施,并讨论解决办法。目前我们采取了二级分层的教学模式,即取消丙班。让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融入到乙班这个大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老师们采取单独辅导、晚自修答疑等多方面的努力,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而这些都是老师们自发地,不计报酬的付出,他们把对党无限忠诚的朴素情感化作实际行动融入他们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中。
水滴穿石 收获
2012-2013年,为帮助学生做好从中学到大学的衔接,尽快由中学被动式学习到大学主动学习的过渡,教学部首次提出并首创新生晚自修辅导计划,促进信息学院的学风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全校的学风建设。
目前,“将数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试验”已成为高校大学数学教育的主流。教学部利用数学建模的平台,鼓励培养大学生们不仅仅是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是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开拓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自2011年起,5年间,我校共有1069名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校内选拔。每年,选出30名同学,利用晚课时间,对他们进行密集的赛前辅导和培训。从最初只有1位同学获得市级三等奖,到有多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到今天有同学获得市级二等奖,5年间,我校共有10位同学获得市级奖励。今年,更是我校首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教研室每学期检查教学的结果、听课情况、学生的反映情况和其他教师的评议,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担任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师授课情况进行综合评教,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这几年不断涌向了像王晓明、刘太岗等优秀的青年教师。
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是教学部每位教师的职业理想,他们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地学习、钻研、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他们始终用朴实的爱心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把对党无限忠诚的朴素情感化作实际行动融入他们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中。十年之路只是起点,探索行之有效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做好通识教育,不断推进提高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我校的学生数学素质、数学能力,他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