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人类已走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已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
信息学院的办学定位: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和平台,培养符合国家战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信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IT高级应用型人才。
信息学院有4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
就读校区: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新城校区
学院招生总人数:290名
各专业招生人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10名
软件工程专业—70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70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40名
Topic:
学院采用“2+1+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基础学习,1年专业学习,1年专业实践。
学院依据市场动态需求,每年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修正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知名IT企业优质资源,共建实践课程。
学院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采取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成才成长保驾护航。
毕业生高薪就职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和非IT企业的IT部门。
程淑英:021-61900610
袁红春:021-61900604
蓝色孕育苍穹,信息引领未来。
围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热点,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理论与技能,以培养能在企事业、IT技术公司等单位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设计、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信息技术专门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
系统地学习软件开发、尤其是移动应用开发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培养能胜任企事业单位的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实施与软件维护、部署等岗位,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专业软件工程师。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上海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面向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综合研究空间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工程理论与技术科学,运用数字工程技术对海洋、环境等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可视化表达、智能化决策,支持“数字地球”中各行业数字工程的实现,如:数字国防、数字政府、数字电力、数字水利、数字公安、数字交通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面向高科技,强调良好的数学修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在科技、教育、经济、管理机构、IT和金融等行业从事计算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挖掘工作的创新型复合人才。SHANGHAIOCEAN
上海海洋大学UNIVERSITY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所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拥有健康体魄和创新精神及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相关数理知识与本专业基础理论与核心知识,获得本专业所需的思维与工程训练,及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和本专业领域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多学科、多行业需求,能够适应智慧海洋、智慧渔业等多学科相关领域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软硬件一体化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目标1 具有工程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能够将工程实践与社会发展良性结合;
目标2 具有项目协作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项目中作为团队骨干成员工作或带领团队完成任务;
目标3 具有跨文化、跨行业交流能力,能够跟踪国内外计算机前沿发展,并能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目标4 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不断丰富和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工作技能;
目标5 具有创新和优化复杂工程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在智慧海洋、智慧渔业等相关行业发挥优势。
可获得的证书
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主要课程科目
基础科目 | 必修科目 | 选修科目 |
高等数学 | 算法基础 | 软件工程概论 |
线性代数 | 数据库原理 | WEB程序设计 |
离散数学 | 海洋空间信息工程概论 | 物联网概论 |
大学物理 | JAVA架构编程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程序设计基础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虚拟现实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高级程序设计 | 单片机接口与技术 |
数据结构 | 人工智能基础 | 信息安全概论 |
操作系统 | 编译原理技术 | 编程艺术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Linux操作系统 | 数学建模 |
研究一览
研究方向 | 主要内容 |
数据库理论与应用 |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据库和 XML数据管理、数据融合、对等技术(P2P)及应用 |
互联网与分布式计算 | 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网络科学与社会计算、分布式系统 |
网络安全 | 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网络攻防、网络测量、网络计算技术等 |
大数据 | 大数据分析建模与可视化分析;大数据挖掘算法设计与应用;大数据的预测性分析;大数据分析应用解决方案;大数据系统与搭建;航运、海洋大数据研究与应用。 |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 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机器人学,智能控制 |
物联网与嵌入式技术 | 射频、嵌入式、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 |
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 | 三维虚拟环境构建、绘制、显示、人机交互、增强现实、游戏开发等 |
2016-2018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汇总
在校采访
梁晓婷 女 毕业中学:平定县第一中学。信息学院原2014级现2016级计科专业学生。从一名计算机领域的小白到现在小有成就,从一名腼腆羞怯的女生到现在的成熟自信,是信息学院你追我赶、求真务实的学习氛围成就了我。
2014年入学之初,有幸当选计科四班班长,大一一年,从未迟到早退过,成绩名列前茅,靠大家的配合,班里日常工作井然有序。大一结束,参军入伍,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结识了一群奋发向上的战友,部队吃过的苦,都是我日后人生的养料,每当碰到过不去的坎儿,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想起那些摸爬滚打咬牙坚持下来的日子。退伍之后,重新融入新的集体、成为新集体的团支书并且成绩也在稳步提升,还光荣成为一名预备党员。龙舟队、学生会、八一社、仪仗队、红十字会,一个个的组织,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提升了自我。现在的我,不惧风雨,勇往直前,源于信息学院的良好氛围,展望未来,我有信心,感谢学院、感谢老师,学弟学妹们,信息学院欢迎你们!
姚婷婷,上海海洋大学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信息学院团委学生书记,海马英才计划首届团支书,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励志奖等多项荣誉。不论是在学习,学生工作还是竞赛中,都从未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坚信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未曾迷失本心,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学院开放创新的氛围熏陶下,为我日后的学习和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的这段时光,让我从懵懂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掌握了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海上航行的话,那么在海大的这段时光,一定就是我梦想的船扬帆起航的地方。
毕业生访谈
吕朝阳,男,中共党员,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元鼎学院2015级学员,保送复旦大学软件学院。
一直以来我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去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学习上不敢有所懈怠,努力钻研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获得多项国家级和校级奖学金、助学金和基金的资助。之外,还担任校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团团员一职,多次出现迎新晚会、文艺晚会、专场音乐会等活动。有幸能来到海洋学习,使得我有机会能进入更高的学府继续深造,圆我为信息领域研究发展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梦想。
马皝平,2018届计科专业毕业生。现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
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上海海洋大学人民奖学金一等奖、二等奖、上海海洋大学王素君基金、上海海洋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国家奖学金等。从海大走出,每每回首,往昔课堂学习场景历历在目,在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往往是知识同乐趣齐飞,学术与学习一色。海大信息学院的学习经历让我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之路,并成功入读中国985高校。
田勇, 2018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职于中科院创办高科技公司寒武纪科技,性能监测工具cnperf2.0核心模块的作者。
回顾在海大的本科时光,信息学院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为我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自己参加了的各种学科竞赛,为我的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让我不仅更热爱计算机软硬件、Linux内核编程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技术,而且更懂得谦恭、包容和感恩的处世智慧。
陈焕彪,信息学院2018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上海海洋大学元鼎学院2015届学生,签约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大学数字研究所中国极地公益项目参与者,曾获中国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不入海大园,不知天上仙。很喜欢这样一种感觉,愿意在本校不断的检讨、审视自己的校园,但在外人面前,却不允许哪怕是别人的一个“不”字。也许这就是母校的本质体现吧。感谢海大赋予了我直面挑战的勇气。
研究介绍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面向国家、上海以及行业的人才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科研力量凝聚成以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为核心的通信导航及海洋应用、数字农业以及智能渔业几个总要的研究领域,形成相应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通信导航海洋应用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任务是研究通信导航的原理以及海洋应用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北斗系统(BEIDOU)在内的近代化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的定位原理的研究;基于卫星导航反射信号(GNSS-R)的海洋信息观测(海冰观测,海面风场观测等)以及海洋灾害监测(如海啸监测,溢油监测等)的原理以及模型设计的研究;北斗系统(BEIDOU)在海洋测绘和海洋监测(极地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的研究;各类通信方式原理的研究(卫星通信,短波通信,北斗系统通信,声纳通信等),海洋海量信息的传输原理的研究;各种室内导航技术的研究(WiFi技术,3DMap技术等)。实验室还承接国内外卫星导航领域的理论研究、海洋应用系统开发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项目,为企业等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实验室拥有GPS接收机,BeiDou接收机,Galileo接收机,BeiDou/GPS反射信号接收机,以及各类无线通信设备。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遥感、海洋遥感监测、极地研究等
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嵌入式与农业大技术以设施智能化、养殖精细化、冷链物流数字化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化为特色,开展“水产养殖数字技术与智能装备、水产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及冷链与食品安全数字技术与智能装备”三个研究方向,结合研究中心的研究特点和基础,瞄准学科前沿,在渔业信息化、冷链物流食品安全信息化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中心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设施集约化养殖、冷链物流、温室种养殖无线环境与生物信息监测、水产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循环水工厂化淡水鱼类养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得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产品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创新”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虾类产后增值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智能化装备、物联网与嵌入式技术
渔业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渔业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主要瞄准远洋渔业、水产养殖以及冷链物流中的实时监测分析、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专家模型以及辅助决策等前沿科学问题,重点在渔业数据的海量信息处理、渔业专家系统和食品安全专家模型、渔业智能信息服务集成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等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实验室拥SUN V890小型一台、SUN FIRE 4460服务器2台,有计算机40台,农业专家开发平台、MatLab、SSPS数据分析工具、各种开发工具软件和仿真模拟环境等工具软件。
主要研究方向:渔业智能化、水产品用物联网安全溯源及预警等
软件工程专业(Software Engineering)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软件工程学科所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拥有健康体魄、创新精神及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相关数理知识与本专业基础理论与核心知识,能适应多学科、多行业需求,尤其是海洋、渔业等信息背景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
目标1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目标2 具有项目协作或管理能力,能够在软件工程项目中作为团队骨干成员或带领团队完成任务;
目标3 具有较好的外语交流和跟踪国内外计算机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
目标4 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不断丰富和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工作技能;
目标5 能够运用专业思维,在软件相关行业尤其是智慧海洋、智慧渔业等领域从事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维护等工作,具有分析与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能力。
可获得的证书
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项目:“3+1”本科双学位项目(适合大三学生)、”2+2本科双学位项目(适合大二学生),短期交流项目(大一至大四)和暑期游学项目(大一至大四)。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项目:3个月,6个月,9个月的短期交流,适合大二至大四学生。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项目:一学期的交流项目,适合大二至大四学生。
寒暑期游学项目: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等,适合大一至大四学生,一般2周-3周。
主要课程项目
基础科目 | 必修科目 | 选修科目 |
高等数学 | 软件工程导论 | 信息安全概论 |
程序设计基础 | 软件工程I | 移动开发技术 |
大学物理 | 软件开发与创新 | 现代操作系统 |
线性代数 | 软件工程II | 虚拟现实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软件工程III | 数学建模 |
离散数学 | 软件工程IV | 数字图像处理 |
数据结构 | 大学物理实验 | 物联网概论 |
海洋空间信息概论 | 程序设计基础实践 | 人工智能基础 |
JAVA框架编程 | 数据库大型实验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JAVA框架编程课程设计 | 高级程序设计 |
操作系统原理 | 专业大型综合实验 | 海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数据库原理 | 综合实习 | 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 |
计算机网络 | 编程艺术 |
研究一览
研究方向 | 主要内容 |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 基于视频、图像的背景建模,目标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 |
云计算与遥感大数据方向 | 云计算架构、海量遥感影像处理、深度学习算法、GPU云计算等 |
语音识别、语音文档检索 |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以及基于内容的语音检索 |
海洋大数据分析 | 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遥感影像分类、海洋要素预测分析 |
食品供应链、安全品质评价 | 水产品供应链上的安全品质影响因素以及品质风险评价模型与预警机制等。 |
数据挖掘及应用 | 研究海量海洋环境数据的自动获取、存储、管理和预处理、非作业区理论产量数据的生成模型、基于海洋遥感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渔情预测模型、可拓学理论的渔场动态知识发现方法和知识评价方法。 |
算法动画及应用 | 研究人工鱼三维建模、游泳动作仿真、基本感知和认知能力仿真、智能行为仿真、虚拟海底世界的仿真及展示等。 |
数据分析及智能应用开发 | 基于移动计算原理以及移动平台和数据特点,研究图像、音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在移动平台上的数据处理和内容分析算法;移动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和展示技术及有创新性的智能移动应用。 |
研究介绍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面向国家、上海以及行业的人才需求,软件工程专业在科研方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联动,在人工智能鱼三维建模、人工智能鱼智能行为仿真、远洋渔业信息处理与智能服务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
人工智能鱼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以鱼类学、鱼类行为学、计算机图形学和信息学等学科为基础,结合三维建模、人工生命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人工鱼三维建模、人工鱼游泳动作仿真、人工鱼的基本感知和认知能力仿真、人工鱼的智能行为仿真、人工鱼所处海洋环境的真实感模拟和渲染、虚拟海底世界的仿真、三维展示技术等,设计具有逼真运动功能和丰富生命特征的人工智能鱼。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游戏娱乐、科普教育及科学研究。
实验室拥有3D扫描仪、数字头盔、3D投影仪和展示设备、高端图形工作站、光学交互设备、声呐探测仪、高速摄像机等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人工智能鱼、数字动画和虚拟现实作品的研发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算法动画及其应用;虚拟现实;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智能感知国际合作实验室(The Joint Intellisensing Lab)
智能感知国际合作实验室成立于2016年11月,是上海海洋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的。近来,实验室还吸纳了来自意大利和塞浦路斯的合作伙伴。实验室的目标是联合专业资源和设施,建立一个智能传感领域(人工智能和智能传感的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国际实验室,以实现尖端创新的全球影响。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慧海洋传感(上海)、智能传感与环境智能(埃因霍温)、环境与公民感应(布里斯班)、范围图像传感器(意大利)、本地化和无线物联网通信(塞浦路斯)等。
远洋渔业信息处理与智能服务
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水质实时智能监控、水产养殖信息管理与预警、基于RFID的水产品物流和销售信息管理及预警、基于Web Service和二维码的水产品溯源;研究针对不同来源、种类和格式的海量海洋环境数据,研究数据的自动获取、存储、管理和预处理;针对海洋环境数据丰富但实际渔业定点作业数据积累较少的特点,利用渗透理论、数学分析和随机过程,研究非作业区理论产量数据的生成模型、基于海洋遥感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渔情预测模型;针对海洋环境和渔场的强动态性特点,研究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渔场动态知识发现方法和知识评价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物联网及其应用;食品供应链、安全品质评价;语音识别、语音文档检索
移动开发实验室
移动开发实验室面向信息化发展和市场需求,以计算机原理和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培养优秀软件工程开发人才为目标,以开发创新性、智能化移动应用为实践,研究移动应用技术在结合前沿科技,服务于重点行业和交叉学科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可支持的课程包括:移动计算与应用开发基础、IOS移动开发、测试与发布、软件项目管理等,可在此开展的研究包括:三维游戏开发;智能家居应用开发;移动大数据分析等。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分析及智能应用开发;数据挖掘及应用;云计算与遥感大数据方向;业务流程管理、服务计算、大数据分析
学生风采:
王溯,上海海洋大学2017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2017级软件工程2班学习委员、新生大会学生代表发言人、信息学院科创中心干事、信息学院团委学生干事。曾获得过上海海洋大学人民奖学金,RCJ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国赛一等奖。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学生骨干、一名上海海洋大学学生的身份,时刻以最高的标准要求着自己,心中时刻牢记自己的座右铭“Manners maketh man”。在保持自己良好作风的同时,也不忘关注班级同学的专业学习情况。在学院老师以及专业课老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及学院优良科创环境的熏陶下,我们在班上开展了“争坐前三排”的建设优良学风活动。并同时展开了大量的科创宣传活动。大学这半年的时光,我不仅仅收获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我学会了什么叫稳重,什么叫成熟。在未来三年的大学生涯中,我准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我自己的科创项目和团队的建设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同时,我也再次真诚地向各位优秀的学弟学妹们发出邀请——欢迎你们报名上海海洋大学,期待与你9月相约海大!
张定雷,16软工1班。
我刚上大一的时候,第一个学期有一门叫作职业生涯的课,也是在这门课上我对自己的大学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划。目前我正在读大二,担任班长,带领班级同学认真学习,树立良好学风,身为班长我更是以身作则,一直以来我在学习上都是认真努力,多次获得一等人民奖学金。在学习之外跟着老师做项目,参加比赛,获得了PTA程序设计大赛上海区二等奖,蓝桥杯上海市三等奖等等,而且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接触了Android、iOS开发、VR等项目开发。
在学习之余,学校的活动也很丰富,我参加了学校的钢琴社,在学习之余我喜欢用钢琴的黑白键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样更能放松自己。能够来到海大学习,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在学习上,学校和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在业余生活中,学校也非常支持我们,让我们学得好,玩得好。只要我们自己愿意努力,海大一定会我们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Department of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
培养目标
专业为全国唯一以海洋为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为全国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上海市高校085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本专业秉承学校鲜明海洋特色,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求,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国敬业,遵纪守法,拥有创新精神与国际化视野,具备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海洋、信息化相关行业,从事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及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维护、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新时代专业人才。
毕业生通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达到以下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热爱国家,爱岗敬业。
目标2:能够持续学习和及时更新知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适应岗位工作和事业发展要求。
目标3:具有缜密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解决空间信息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完成空间信息产品及系统设计的开发,并能够综合社会、环境、能耗、安全、经济成本、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做出合理决策,能够担当地图工程师、系统开发工程师、技术主管及项目经理工作。
目标4: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项目或团队管理工作,担任项目或团队负责人。
目标5:具有前瞻性、较宽的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能够把握海洋、空间信息行业及其技术发展趋势,适应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产业和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在跨文化背景下开展交流、合作与竞争。
可获得的证书
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参与我校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3+1”及“2+2”培养并完成相应学分可同时取得英国龙比亚大学学位证书。通过全国GIS应用水平考试可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短期交流(3个月以上)资助项目:
1、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项目:“3+1”本科双学位项目(适合大三学生)、”2+2本科双学位项目(适合大二学生),短期交流项目(大一至大四)。
2、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项目:3个月,6个月,9个月的短期交流,适合大二至大四学生。
3、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项目:1学期的交流项目,适合大二至大四学生。
主要课程项目
基础科目 | 必修科目 | 选修科目 |
高等数学 | 空间数据获取技术基础 | 信息安全概论 |
程序设计基础 | 空间建模与分析 | 数学建模 |
大学物理 | 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 | 数字图像处理 |
线性代数 | 数字信号处理 | 虚拟现实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物联网概论 | |
离散数学 | Web程序设计 | |
数据结构 | 大学物理实验 |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
海洋空间信息概论 | 程序设计基础实践 | 近代物理 |
JAVA框架编程 | 数据库大型实验 | 人工智能基础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JAVA框架编程课程设计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原理 | 专业大型综合实验 | 高级程序设计 |
数据库原理 | 综合实习 | 软件工程导论 |
计算机网络 | 编程艺术 |
研究一览
研究方向 | 主要内容 |
海洋监测 | 基于物联网的立体海洋监测关键技术 |
数据的存储与处理 |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海洋复杂类型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技术 |
海洋多维再现展示技术 | 基于GIS和虚拟现实的海洋多维再现展示技术研究 |
2016-2018届空间信息与数字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汇总
在校生
周逸雯 女
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一年级
毕业中学:上海市控江中学
座右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基于如今所处的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我在高考时报考了上海海洋大学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自从进入本专业学习后,我不但收获了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明白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勇于实践之理。在平日的学习之余,我常常阅读各类书籍,与同学一起跑步锻炼。此外,我也会逛逛博物馆或是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
毕业后,我希望能进入社会,为遥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日学习生活作息表
靳姗女
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一年级
毕业中学:新疆乌鲁木齐第101中学
座右铭:越努力越幸运
本着对海洋文化的热爱,以及考虑到社会对高科技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我将第一志愿选择于上海海洋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在海大的日子既充实又快乐,学校提供优良的设施环境,我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奋发向上,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和国家级奖学金;在生活中,我多方面完善自我,培养业余爱好,强身健体,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一日学习生活作息表
毕业生
08年来到海大,认识了一群好朋友,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丰富班级课余生活;课余跟老师做科创项目,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目前,在公司从事移动互联网工作,同事们相处融洽。感谢在学校的经历,让我成长。祝海大的明天更美好。
-李文嵩2012届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工作单位:贵州双王科技有限公司
毕业近3年,回想在上海海洋大学上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同时感悟到了在大学的象牙塔里学习做人、做事的重要性。这对自己迈向今后的学习、工作是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感谢学校、感谢老师谆谆教诲。青春的成长离不开海大润物细无声的培养。
-王佩华2013届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回顾大学期间,除了在学业上的收获外,还有学生会的那段充满激情、快乐的时光。在学生会期间,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积极的沟通、合作,同时看到我们精心的工作给师生们带去欢乐,我倍感快乐。离开海大再回顾时,就会觉得这一切的收获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郑佶2014届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工作单位:乐麦网络科技公司
虽已毕业半年,但海大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书香四溢的图书馆,灯火通明的教室,和谐温馨的宿舍。在这里,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有和蔼可亲的辅导员,有同甘共苦的朋友,他们带给我的不仅是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还有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提高!感谢海大!祝福海大!
-王恒亮2015届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测绘与地理专业
研究介绍
基于物联网的立体海洋监测关键技术
鉴于海洋宽阔、自然环境恶劣这一特点,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气候的智能感知技术;根据海洋通信和定位的远距离、信号传输困难的特点,研究有线通信、中距离无线通信、远距离无线通信以及卫星通信相融合的海上通信和信号传输技术,无线电/超声波复合水面水下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北斗卫星与GPS相结合的海上远距离或单点的精确定位技术;根据海上监测节点之间距离远,供电困难等特点,研究太阳能/风能复合供电技术,节点智能化工作模式与低功耗能源控制技术;基于以上技术,开展移动和固定平台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物联网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海洋复杂类型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技术
鉴于海洋数据的多源、异构、海量的特征和数字海洋的业务要求、安全要求、存储要求,进行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数据划分,实现基于混合云存储的存储结构;基于资源池的资源抽象方式、健康检查与负载均衡协作机制以及控制流程的三方连接认证方式,获取弹性计算能力,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以及计算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利用云计算平台获取海量存储空间和弹性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提供无所不在的海洋数据存储、处理和辅助决策等海洋信息服务。
基于GIS和虚拟现实的海洋多维再现展示技术研究:
利用当前计算机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将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海洋遥感数据、海洋常规观测数据、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数据以及科学计算结果反演为多维空间或动态演变的图像或图形;研究利用先进的语音识别、空间跟踪和动作识别等技术,实现新型海洋多维信息的自然人机交互;利用多物理场建模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海洋多维时空分析技术进行多维海洋水体建模和多维海底建模,为“数字海洋”海洋要素的多维展示与可视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揭示海洋特定现象过程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相互关系与发展趋势。
SHANGHAIOCEAN
上海海洋大学UNIVERSITY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培养目标
本专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数学为基础,注重数学、统计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具备扎实理科基础和较强工科应用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等领域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理科专业人才。
目标1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强;
目标2 具有从事数据科学与信息计算相关工作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外语能力;
目标3 具有数学、统计学和信息科学交叉学科背景,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数学建模、科学计算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应用到实践的能力。
可获得的证书
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主要课程科目
基础科目 | 必修科目 | 选修科目 |
数学分析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应用回归分析 |
高等代数 | 数值分析 | 应用随机过程 |
空间解析几何 | 数据挖掘 | 最优化方法 |
常微分方程 | 数学建模 | 计算智能 |
数据结构 | 运筹学 | 信息论 |
离散数学 | 计算机网络 | 操作系统原理 |
大学物理 | 数据库原理 | 信息安全概论 |
大学物理实验 | 海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JAVA框架编程 |
程序设计基础 | 大数据应用平台 | 移动开发技术 |
2016-2018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汇总
研究一览
研究方向 | 主要内容 |
涉海产业优化和持续发展研究 | 对已有经济、环境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评价海洋经济及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的结构优化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
机器学习与计算系统生物学 | 研究机器学习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在生物医学大数据建模中的应用,水产动物基因组数据挖掘及数据库整合开发,用系统科学、数理科学和生物学等交叉方法来对生命科学进行系统层面上的综合研究等。 |
神经网络动力学 | 基于生物神经电生理的理论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探讨生物神经元放电节律的分岔机理、神经元耦合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及其同步、脑功能网络的构建及其复杂的因果变化规律。 |
组合优化与算法分析 | 主要研究旅行商问题、网络上的排序问题等与路线有关的组合最优化问题,以及生物并行计算算法研究。 |
代数及其应用 | 研究各类代数的结构与表示。应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拓扑、组合、编码等相关问题。 |
毕业访谈
梅佳雯,女
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将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幸遇恩师,引领启迪
正是因为有好的学校、老师、同学,本科期间我的学习成绩才较为优异,四年里成长颇多,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一等奖、孟庆闻奖学金、兴禾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先进个人称号。
特别要感谢信息学院的老师们,我们平时有什么学习上甚至生活上的问题向信院的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们都尽其所能,知无不言。美好的大学四年,让我努力想成为更优秀的人,感谢海大!感谢信院!
刘朝明,男
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将就读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
秉承校训,严于律己
自入校以来,我一直秉承海大“勤朴忠实”的校训,严于律己,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上海海洋大学人民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上海海洋大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海大师资雄厚,设施齐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广大学子可以在这里尽情展现自我。很荣幸能够成为海大的一员,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专业理论知识,还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四年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虽然我将离开海大去往新的校园,但我不会忘记那些属于海大的时光。
在校采访
李朋林 男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2018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将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密码与网络安全。
行胜于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关,而数学作为这一切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很有幸进入这个专业进行学习,并且认识了相关的老师,不仅在专业学习上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更是在人生中帮助我进行了规划。也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更加激发了我对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的热爱,大学四年间完成四个市级大创相关课题研究,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参加各类比赛在校级市级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挑战杯”比赛中代表学校取得上海市一等奖和国家三等奖。现如今,和本科期间的团队一起创业,努力通过结合学校专业资源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学在海大,奉献海大。
范振琳,女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2018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将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面对困难永不放弃
自大学入学以来,我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一直把学业摆在首位。我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作为班级里的学习委员,我有了一层责任,要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争取给班级里的同学们做榜样。在校期间经过努力我多次获得上海海洋大学人民奖学金、上海海洋大学侯朝海奖学金、上海海洋大学优秀团干等各项荣誉。
我很荣幸能在美丽的上海海洋大学学习了四年,这里的师资力量雄厚,设施齐全,为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开辟了足够的空间。在这里,我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品质。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虽然我已将要离开海大,但我永远不会忘记。
研究介绍
郑奕团队
涉海产业优化和持续发展研究
21世纪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益更高,而且要求经济腾飞与环境治理、社会发展之间更加协调,为子孙后代营造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团队主要利用数学模型和经济学理论相结合,通过对已有经济、环境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评价海洋经济及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的结构优化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李莹团队
海洋生物信息系统的建模、算法设计及控制
21世纪生命科学从一门单纯的实验科学转变为既需要实验也需要理论分析的科学,这样就必然促使生命科学与多学科发生交叉。系统生物学是用系统科学、数理科学和生物学等交叉方法来对生命科学进行系统层面上的综合研究。它是本世纪带头科学—生命科学的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也是我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基础科学研究部分中系统科学和生物学所涉及的重要课题之—。现今,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信息学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所引发的多组学海量生物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等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团队主要利用数学、计算机、控制论的知识对几类典型的生物学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及控制,对海量生物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进行算法设计。
宋自根团队
神经动力学
生物神经系统是由数量巨大的神经元通过电、化学等耦合方式,构建的极其复杂的多层次信息网络系统,神经元在神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基本作用,神经系统的放电过程中复杂非线性行为的跨学科交叉领域研究,对非线性科学和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本研究团队基于生物神经电生理的理论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探讨生物神经元放电节律的分岔机理、神经元耦合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及其同步、脑功能网络的构建及其复杂的因果变化规律,力图多角度、多层次的揭示生物神经系统的非线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