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海洋大数据---多模态海洋时空大数据混合弹性管理关键技术

发布者:张程冬发布时间:2016-09-09浏览次数:495

海洋大数据技术——

多模态海洋时空大数据混合弹性管理关键技术

 “空、天、地、底”海洋立体观测网催生了EB级高复杂度、超高维、强关联海洋大数据,海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战略资源,研究国产自主海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集成技术,是我国海洋信息战略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学科瞄准这一重大需求,在建立“面向应用的多模态海洋时空大数据混合弹性管理技术体系”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多平台支持的海洋专业应用系统集成与分析能力,关键技术指标突破了国际主流技术局限,达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成果与实质性贡献:

1)首次提出了多模态海洋时空大数据混合弹性管理方法,设计了海洋大数据混合云安全存储模型,建立了多类型、多状态存储、高时空关联的海洋大数据存储技术体系,解决了海量时空数据存储高扩展、高可用和存储结构静态化难题。

2)构建了多粒度协作的多源、多时相、多学科海洋观测大数据的时空数据模型。发展了以 OCEAN-Artifact 为中心的多粒度协作数据空间构建技术,提高了海洋大数据的共享性;提出了多尺度海洋数据的质量检验模型,保证了海洋大数据的可用性。

3)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平台海洋大数据快速可视化分析服务平台,创建了海洋应用中移动平台与服务器平台数据实时传输的新模式,完成了海洋预报减灾、海监执法、海域综合管理等多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多模态海洋时空大数据的实时数据采集、融合、管理、分析、决策和展示,解决了数据人工清洗、融合匹配和质量控制等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耗费问题。

 “十二五”期间,本学科在多源异构海洋大数据存储、时空海洋大数据建模以及多维海洋大数据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 SCICCF 等高水平文章 40 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实审专利 9 项,软件著作权 21 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我国“数字海洋”上海示范区(东海分局节点)中发挥巨大作用;实现了以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信息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为主的多数据中心混合云存储管理。

本学科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及应用中积累我国近海海洋数据约 140PB,其中矢量数据15PB,栅格数据(含高精度 DEM 数据)120PB,反演数据 5.25PB,关系数据 0.0003PB,为海洋大数据方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